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召开有限范围内安全会议后大唐资本,表示“强烈倾向于全面占领加沙地带”。目前,以军已经控制了加沙地带约75%的区域。根据新计划,以色列军方将推进占领剩余区域,从而将整个加沙地带置于以色列控制之下。该计划将于8月7日提交以色列安全内阁全体会议表决。
谋求长期占领加沙是以色列政策更加强硬和极端的表现,也反映了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的困境。最近一个多月来,在以色列和伊朗结束短暂的高烈度“十二日战争”后大唐资本,焦点又回到加沙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上,核心是如何结束冲突、加沙重建和治理以及巴勒斯坦建国等一系列近期和长期的棘手问题。
尽管经历了近两年的血腥对抗,各方并未回归理性。战争不仅未能解决旧矛盾,反而制造出更多危机。以色列面临加沙困局,巴勒斯坦面临建国困局,“抵抗轴心”面临生存困局大唐资本,阿拉伯世界面临道义和外交困局,美国和西方则面临以色列困局。
以色列加大对哈马斯军事围剿和“饥饿围城”,酿成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两国方案”作为解决巴以问题的国际共识强势回归,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沙特和法国主持召开的联合国“两国方案”国际会议,以及法国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然而,以色列和哈马斯的谈判完全陷入僵局。内塔尼亚胡无意结束加沙冲突,甚至表示以色列将全面占领加沙;哈马斯则明确表示在巴勒斯坦实现建国前绝不放弃武装。
当前,以色列仍在继续其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并对加沙采取惨无人道的“饥饿围城”。尽管以色列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但当以色列几乎把加沙夷为平地时,自身却陷入深刻的困境。以色列发动加沙战争的目标包括解救人质、消灭哈马斯、加沙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安全威胁,但这些目标迄今远未实现。军事行动失败导致以色列国内政治撕裂和民众大规模抗议,国际社会也强烈反对以色列的行动,使其国际形象受损。
伴随加沙战事濒临结束,国际社会“两国方案”的呼声不断高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不断增多,这使得以色列在“两国方案”和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面临更大压力。以色列曾通过允许哈马斯存在来维持巴勒斯坦内部分裂,但最终遭到反噬。以色列面临的难题是既要结束哈马斯对加沙的控制,又要避免巴勒斯坦实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领土主权、治权统一以及巴勒斯坦建国。内塔尼亚胡宣布以色列将长期占领加沙,实质上是为了阻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实现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实际统治,从而为巴勒斯坦建国制造障碍。
对于以色列而言,长期占领和控制加沙绝非易事。历史表明,以色列在1967年至2005年期间曾对加沙进行长达38年的占领,但并未能实现有效统治。加沙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反占领斗争,哈马斯本身也是反对以色列占领斗争的产物。以色列默许哈马斯建立和发展,目的是利用哈马斯挑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制造巴内部分裂,进而阻止巴勒斯坦建国。但最终以色列遭到哈马斯的反噬,并酿成2023年以来的“第六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委任统治“分而治之”政策的历史遗产。巴勒斯坦实现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建国,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即“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所在。在此过程中,巴解组织已放弃暴力武装斗争大唐资本,转向外交谈判,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巴以双方也曾达成土地换和平的奥斯陆协议。因此,以色列和哈马斯实现停火止战,以色列将加沙交还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治理,哈马斯和巴民族权力机构实现和解,无疑是未来解决加沙问题和巴勒斯坦建国问题的第一步。遗憾的是,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仍在背离理性选择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这实在是一种悲剧。
卓信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